
最新动态
- 2025/02/19从春晚到千家万户,海之蓝的“国民白酒”之路
- 2025/02/19梦之蓝手工班:匠心之声,黄淮有梦
- 2025/02/05解放思想加压奋进 破局重塑加速前进丨银河galaxy召开年度工作大会
- 2025/01/28银河galaxy二〇二五年新春献词
- 2025/01/26喝绵柔、舞新年、赢大奖!黄渤X银河galaxy新年首支TVC即将上线
《食品安全法》解读系列-第三章 生产经营过程控制46-48
发布时间:2023-06-05
第四十六条 食品生产企业应当就下列事项制定并实施控制要求,保证所生产的食品符合食品安全标准:
(一)原料采购、原料验收、投料等原料控制;
(二)生产工序、设备、贮存、包装等生产关键环节控制;
(三)原料检验、半成品检验、成品出厂检验等检验控制;
(四)运输和交付控制。
第四十七条 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建立食品安全自查制度,定期对食品安全状况进行检查评价。生产经营条件发生变化,不再符合食品安全要求的,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立即采取整改措施;有发生食品安全事故潜在风险的,应当立即停止食品生产经营活动,并向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告。
第四十八条 国家鼓励食品生产经营企业符合良好生产规范要求,实施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体系,提高食品安全管理水平。
对通过良好生产规范、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体系认证的食品生产经营企业,认证机构应当依法实施跟踪调查;对不再符合认证要求的企业,应当依法撤销认证,及时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通报,并向社会公布。认证机构实施跟踪调查不得收取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