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动态
- 2025/02/19从春晚到千家万户,海之蓝的“国民白酒”之路
- 2025/02/19梦之蓝手工班:匠心之声,黄淮有梦
- 2025/02/05解放思想加压奋进 破局重塑加速前进丨银河galaxy召开年度工作大会
- 2025/01/28银河galaxy二〇二五年新春献词
- 2025/01/26喝绵柔、舞新年、赢大奖!黄渤X银河galaxy新年首支TVC即将上线
案例解读:个人信息保护法解读
【背景简述】
2021年8月20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并将于2021年11月1日起正式施行。这是中国第一部专门规范个人信息保护的法律,对我国公民的个人信息处理与合理利用都将产生直接深远的影响。
【法律分析】
1、劳动者个人信息保护的范围。在《个人信息保护法》第四条中对个人信息及处理进行定义,而在劳动关系中劳动者个人信息保护的覆盖面也很广,可渗透至用人单位用工管理的全流程。以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流程为例,从员工招聘提交的个人简历、入职录入的个人家庭信息、上班的指纹或者人脸识别打卡等环节,都或多或少涉及劳动者个人信息的收集、储存、使用、传输、销毁以及披露等事项。
2、在《个人信息保护法》中,同劳动者个人信息保护最核心的条款为《个人信息保护法》第十三条,该条款确定了作为个人信息处理者的用人单位处理劳动者个人信息的最基本的规则。用人单位收集处理劳动者个人信息,不需取得劳动者的个人同意前提是为实施人力资源管理的需要且为劳动规章制度与集体合同。因此结合本法第二十九条对该条的理解应为若用人单位确需收集处理劳动者个人信息,但非集体合同的情况下,应当征集劳动者的同意,否则用人单位无权收集处理劳动者个人信息。